宥:
看了【誰殺了唐吉訶德】,覺得泰瑞吉連真是寶刀未老。
電影基本上維持了一貫的狂想與超展開,除了【聖杯傳奇】對中古騎士傳統的戲謔,也可以看到【終極天將】的浪漫與不服老,甚至到後面還有一點【巴西】的社會諷刺。
這個泰瑞吉連心心念念十幾二十年的故事啊~ 各位影迷不去朝聖一下嗎?
【誰殺了唐吉訶德】-「現實」如同一場戲,太過認真就輸了
(The Man Who Killed Don Quixote,2018)
故事講述一位年輕的「名導演」陶比(亞當·崔佛 飾),因遇到了創作瓶頸而苦惱,開始對拍電影感到厭煩時。就在他深覺自己靈感枯竭時,碰巧重看了自己的學生時期的畢業製作《誰殺了唐吉訶德》,決定重回當時拍片的小鎮尋找靈感。沒想到碰到了當時在他片中飾演主角的老人(強納森·普萊斯 飾),這老人入戲太深,真的以為自己是唐吉訶德了。且就在種種陰錯陽差之下,陶比竟要開始跟這個「唐吉訶德」一起在荒野中展開大逃亡!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還有更多光怪陸離的事件正在等著他們……
《唐吉訶德》(Don Quixote)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於此書一舉瓦解了當時歐洲的騎士文學傳統。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把主角描繪成一個不切實際、天馬行空的老人,幻想自己是騎士,帶著隨從踏上了冒險的旅程,然而自己的愚昧無知卻一再地讓自己陷入窘境,作者藉此嘲弄「騎士精神」的虛假與空洞。
電影中陶比遇到的唐吉訶德也是如此,明明身處現代,腦子卻停留在中古世紀,以為自己有偉大的使命要追尋。在陶比的眼中看來,只是一個精神有問題的老番顛而已。
這部分可以說是本片最大的亮點,因為看一個瘋掉的老騎士與一個現代人冒險真的非常好笑。例如在荒野中,老人錯把一群綿羊當成穿白袍的修道者,陶比只能在一旁無奈的吐槽。或是當陶比意外地被警察逮捕、準備被押回警局的路上,正好遇到這「唐吉訶德」路過,所以這名騎士就展現了鋤強扶弱的俠義精神,攻擊警察,救出陶比,逼得陶比成為逃犯。
後來甚至還真的遇到了一群中古世紀的貴族,還帶著兩人一起回城堡,雖然後來發現這剛好有人在舉辦變裝派對。而咱們得這位唐吉訶德卻順理成章的融入了。
電影的前、中段基本上維持了導演泰瑞吉連一貫的狂想與超展開,除了【聖杯傳奇】(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1975)對中古騎士傳統的戲謔,從老人這角色身上也可以看到【終極天將】(The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1988)吹牛男爵的浪漫與不服老,甚至到後面還有一點【巴西】(Brazil,1985)的社會諷刺。
當陶比隨著唐吉訶德在這荒謬的資本主義社會走了一遭,看到了有權有勢的金主可以任意霸凌別人,看到了某些善良的普通人迫於現實只好屈就強豪、出賣自己。陶比發現,唐吉訶德雖然食古不化、瘋瘋癲癲,可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善良正義、追求理想的純粹與執著,反而比較可愛。
這樣的善良、天真與執著,在功利化、娛樂化的21世紀,更是難能可貴。在電影中,除了自以為是唐吉訶德的老人之外,其他人全都在「演戲」:沒錢、弱勢的人要逢場作戲,討上面的人歡;同時,那些有錢人則是在等著看別人的「好戲」,看別人出糗、看別人臣服。
(陶比原本當個忘了理念,眼中只有金錢的導演,不也是「拍片討好別人」嗎?)
而這老人呢,他即便不是真正的唐吉訶德,但至少他是故事中舉目所見,唯一認真成為一個著騎士。也許所謂「騎士精神」根本只是個謊言、是個不存在的幻象,但至少這老人相信這樣的善良與正義是真實的,而他也努力地去實踐、努力維持住這幻象,不是嗎?
但在這「虛偽」的世道,這個「認真就輸了」的世道,像唐吉訶德那樣認真、不計代價去實踐自己的人,反而被人當成了瘋子。甚至,我們延伸開來,認真行善、認真追求理想的人,也都被當傻子了。
有趣的是,入戲太深瘋掉的老人,他為何會當上唐吉訶德呢?甚至女主角安潔莉卡為何去追尋明星夢,最後踏上賣身的不歸路?一切都來自陶比在畢業製作拍片時展現的熱情,感染了這個小鎮,讓這小鎮上某些被遺忘的人,找到了自己、找到了人生方向,然而這個「夢」卻也註定破碎。
電影最後,陶比從原本的利慾薰心、欺善怕惡,變成了為了拯救心愛的女人,勇敢對抗土豪劣紳的熱血男兒,他終於也在這虛假的世界中,成為了那個「認真」的人,為愛與理想而奮鬥。我們可以說,在這趟冒險當中,陶比不只找回了他的「唐吉訶德」,更是找回了自己的初衷。當然,繼承「唐吉訶德」意志的代價,便是與現實世界脫節、被大家當成瘋子。
不難發現,「唐吉訶德」的形象與「騎士」的浪漫精神,在現代又有了一次新的轉變。
這場看似可笑荒謬的一場奇遇,卻也是一個對世界深沉的控訴。曾幾何時,我們也天真地想要不顧他人勢力的眼光,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曾幾何時,我們也想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不想混入這是非不分的社會大染缸。而往往,別人也把我們當成唐吉訶德、當成傻子一樣看待。有時候,我們也不禁捫心自問,難道真的是我瘋了嗎?也許,我們只是不願在這虛假且無意義的戲台上,扮演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罷了。
#宥影評 #TheManWhoKilledDonQuixote #TerryGilliam #TonyGrisoni #DonQuixote #MiguelDeCervantes #AdamDriver #JonathanPryce #JoanaRibeiro #StellanSkarsgård #OlgaKurylenko #ChivalricRomance
延伸閱讀:
【賭城風情畫】經典台詞
https://www.facebook.com/…/a.16774337022…/3234387439928413/…
「baron munchausen」的推薦目錄:
baron munchausen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原諒我,范倫蒂娜,我不是故意的。」當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在1975年拿下小金人時在台上如此說道。
.
義大利演員范倫蒂娜.柯泰絲(Valentina Cortese)辭世,享耆壽96歲。她的代表作包括《女朋友》(Le Amiche ,1955)、《終極天將》(The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 ,1988)以及入圍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獎、讓英格麗.褒曼特意在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上致意的《日以作夜》(Day for Night ,1973)。
.
范倫蒂娜.柯泰絲出生義大利米蘭的一個貧困農民家庭,六歲被送去都靈與祖父母同住。早期的她就讀了羅馬國立戲劇藝術學院,並在1940年代初出道演出。柯泰絲的成名作是里卡多.佛瑞達(Riccardo Freda)所執導的義語版《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1948),她在劇中飾演少女珂賽特。該作讓她一舉成為閃耀的歐洲紅星,並為她帶來了一紙七年的20世紀福斯合同。
.
她在旅美期間的表演獲得了評論家的好評,其外貌被形容具有濃厚的「地中海魅力」。但她在美國實際只待了短短三年,不過與勞勃.懷斯(Robert Wise)合作的《The House on Telegraph Hill》卻讓她認識了她的丈夫理查德.貝斯哈特(Richard Basehart)。然而,這段婚姻只維持九年,她之後終身未有再嫁。
.
回到義大利發展後,柯泰絲與國內名聲顯赫的名導們的合作密切,先後參演了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女朋友》、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鬼迷茱麗葉》(Juliet of the Spirits ,1965)、柴菲萊利(Franco Zeffirelli)的《Brother Sun, Sister Moon》(1972)等作。
.
待楚浮(Francois Truffaut)的《日以作夜》問世,柯泰絲方才真正來到事業巔峰。她在片中飾演一個年華老去的酒鬼女星,其角色總是充滿焦慮感,在柯泰絲的詮釋下卻有著獨特的喜趣,精湛演出一舉入圍奧斯卡、金球獎最佳女配角,並在英國金像獎獲獎。
.
在她入圍當年,以《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1974)獲獎的英格麗.褒曼在台上向柯泰絲致歉,她說道:「請原諒我,范倫蒂娜,我不是故意的。」兩位傳奇女演員隨後隔空對彼此獻上了飛吻。這段發言最後成了一段奧斯卡獎史上令人難忘的一刻。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y5sW4no_cg
.
褒曼當年在台上直指奧斯卡給獎的時機並不正確,因為當年奧斯卡獎的外語片和個人項目可在不同年度提名,因此形成了《日以作夜》前一年獲獎、後一年才提個人項目的怪異情況。她認為柯泰絲沒得獎只是因為沒在對的時機提名。後來奧斯卡對此進行了改革,使這類窘況不再發生,咸認為英格麗.褒曼當時的發言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
然而,在獲得殊榮之後,柯泰絲的演出機會並未增加,接演的作品如《大震撼》(When Time Ran Out ,1980)等片都未獲得理想口碑,其重心也逐漸擺在電視電影或電視劇集。柯泰絲晚期的重要作品包括泰瑞.吉蘭(Terry Gilliam)的奇幻大作《終極天將》以及她生涯最後一部作品、由柴菲萊利執導的《La storia di una capinera》。
.
2001年,范倫蒂娜.柯泰絲獲得了米蘭國際影展終身成就獎殊榮。2017年,義大利導演法蘭西斯哥.巴提埃諾(Francesco Patierno)依照柯泰絲在2012年的傳記,拍攝了《Diva!》一作,請來八位女星來扮演柯泰絲不同的生命階段向其致敬。
.
2019年7月10日,范倫蒂娜.柯泰絲於米蘭辭世,向世界謝幕。
.
.
(圖一為《日以作夜》劇照,柯泰絲為圖右者;圖二為抵達倫敦準備拍攝她的第一部英語電影《The Glass Mountain》(1949)的柯泰絲;圖三為《終極天將》劇照,柯泰絲為圖左者。)
baron munchausen 在 The Shape of a Narrativ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再想像波提切利」的多重時空與維納斯之美|
#倫敦展覽 #展覽評論
*上週剛結束的展覽「再想像波提切利」是V&A今年的重頭戲,提供這篇刊登於《藝術家雜誌》第493期的評論給沒機會看到展的大家:
她誕生了。緩緩地站立,舉起右手並用髮尾遮住身軀。她看著眼前的人間,仿佛自己昨天才來過一樣。一旁急著替她披上衣裳的女子與天使,劃出的是天堂與人間的交界線。神與人,是一個選擇,而那令人震懾數世紀的美,則無從選擇。
站在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二樓,我看著她若有所思的臉龐,彷彿我們昨日才見過面,還有前天跟大前天。波提切利創造了維納斯,而她的美,足以代表文藝復興的典範美。時間的手雖不曾奪走她的美,卻無法遏止不同時代對她的重組與顛覆。轉眼間,眼前轉變為影星鄔瑪舒曼所扮演的維納斯,她同樣從貝殼中現身,披上白色衣裳,走向目瞪口呆的人們。這是1988年電視影集《終極天將》(The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 )的片段。
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於近期推出歷時五年籌備的特展:「再想像波提切利」(Botticelli Reimagined)是搜羅倫敦、柏林與維也納三地館藏的展覽,囊括超過五十件波提切利的畫作,但亮點在策展團隊整理文藝復興後,前拉斐爾前派、超現實主義,以至當代藝術家、流行時尚與電影文化中,對波提切利的「致敬」。
展覽分為三個子題:「全球、現代與當代」(Global, Modern, Contemporary)、「再發掘」(Rediscovery)、「在他那個時代」(In His Time)。展覽從當代回溯至14世紀的翡冷翠,雖使用線性歷史軸線的導引,卻不失策展概念的精彩度,整體歸納出不同時代對波提切利的詮釋,顯示其維納斯如何深植人心,再藉此織出新的波提切利意象。 (全文見內)
baron munchausen 在 Surreal Film Showcase with The Adventure of Baron ... 的推薦與評價
An account of Baron Munchausen's supposed travels and fantastical experiences with his band of misfits. About LSU Museum of Art's exhibit Bonjour | Au Revoir ... ... <看更多>
baron munchausen 在 120 The Baron of Munchausen ideas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The surprising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 : Raspe, Rudolf Erich, 1737-1794 : Free Download, Borrow, and Streaming : Internet Archive ... ... <看更多>